建议电影《误杀》剧组在庆功宴上不要吃羊肉,并探讨颂恩表情何意
建议电影《误杀》剧组在庆功宴上不要吃羊肉,因为羊为该剧的火爆立下了汗马功劳(上映14天,票房近6.5亿,口碑也不错,豆瓣19多万人打出7.6分)。
电影《误杀》片头就来了一声羊叫(似乎暗示这是一部替罪羊的赎罪祭),然后把羊作为一条剧情推进的线索、贯穿全片。并且是按照活羊——死羊——再活羊的顺序依次展示,象征意味浓郁。
误杀
1、李维杰(肖央 饰)去寺庙祈福布施时,出现了活羊。羊是善良本分的代表,并且有知礼之意(羔食于其母,必跪而受之,类知礼者)。
2、李维杰把汽车推入河中、沉没汽车的时候,躲过了远处牧羊人的眼光,却躲不过羊的注视。他内心开始不安,人性就是这样。再聪明的人,做了违心事,都会惶恐心虚。
误杀
3、李维杰在与恶警桑坤争执中,旁边的羊替他挡了一枪,羊被子弹打死了。活羊变成了死羊。后来李维杰用这只死羊调换了人尸,羊成了替罪羊。
误杀
4、老师课堂上讲到羊,羊性情温顺、是群居动物,一旦分开,很容易被捕食。警方就把李维杰一家人分开审讯,特别是对他小女儿安安的问话,嘶吼咆哮、简直就是恐吓逼供。
误杀
5、警察大雨中开棺,羊尸曝光吸引走了众人目光,没人发现棺材板上的血抓痕。群情激奋造成现场混乱、社会失序。
6、李维杰本可以瞒天过海,但他看到自己的言行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,也让妻子、孩子受其影响已经往学坏的方向偏移了,他决定承担一切后果、做出好的表率。于是他重新回到寺庙,这时活羊又出现了。随后他向警察长夫妇坦白了一切。
误杀
7、牧羊人在接受采访时、说羊有草吃就够了、它们才不在意会不会被薅羊毛呢。
是啊,谁会去在意羊的想法?被薅羊毛、羊肉摆上餐桌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。电影《误杀》中多次出现羊,并且是按照活羊——死羊——再活羊的顺序依次展示,寓意是什么呢?羊是谁?谁是羊?
误杀
电影《误杀》最后面馆老板被采访、对着镜头的表情耐人寻味,先稍有尴尬、再略显苦笑、然后微微一笑、又很快收敛到面无表情。就这看似简单却转换自然的面部表情,似笑非笑、没有绝佳的实力演技是搞不定的。俗语有云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”。电影《误杀》中,秦沛饰演面馆老板颂恩。
误杀
秦沛本名严昌,又名姜昌年,出身演艺之家,受家庭影响,只有3岁秦沛就已在电影《荡妇心》出演儿童角色。他从影50多年来,共参演了300多部电影,被尊称为演艺界的老戏骨、常青树。
秦沛年轻时清秀俊朗,以主角出道,成为银幕前的“大众情人”,连好莱坞也曾向他伸出橄榄枝。中年后虽多演配角,但多变的角色让他演技日臻纯熟,无论是正人君子、名门富豪,还是奸小匪类、市井平民,都能被他成功演绎,角色跨度从聪颖睿智到愚钝痴癫。
秦沛
电影《误杀》中,面馆老板颂恩被采访、对着镜头那似笑非笑、似是而非的表情,究竟有何种意味呢?
1、借鉴了《杀人回忆》。《杀人回忆》最后一个镜头男主角看向镜头,其实他也是案情的实施者!他深藏不露,看似是既要对恶警点头哈腰,又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善良的底层老百姓。实际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。对着镜头微微会心一笑,表达出对这个他讨厌的社会的一种轻蔑。他知道事情的全部,也理解李维杰最后的选择。
2、颂恩是代表社会中充满热心肠、正义感的一群人,一直相信李维杰,却被他利用了,老人家仍然不愿意相信他所坚持的正义到最后欺骗了他。以至于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,只能尴尬苦笑。
误杀
3、他从小看着李维杰长大,知道他是一个大好人,但是在舆论面前无法再对他进行评价了。骨子里老人家还是认为李维杰是好人。法律还是人情道德,难以抉择。纵使犯了错误,他还是理解的。
4、他可能内心中已经自问自答了,为什么李维杰会杀人?因为他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,是羊,如果不杀了恶人,李维杰一家还会有好日子么?难道还有其他的办法吗?
误杀
5、把颂恩这个笑容丢给了荧幕前的观众,是影片故意让人揣度、制造话题的。好人?坏人?这世界上,不是非黑即白的。
人心太复杂了,你怎么评价呢?恐怕观影时、不同的心情就会对《误杀》最后面馆老板的表情有不同的解读吧。更何况人们还有千差万别的经历呢!所以建议电影《误杀》剧组在庆功宴上不要吃羊肉,并探讨颂恩表情何意?
推荐阅读:旗龙网